首页

第225章 创新突破之路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伟杰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繁华的坪山区,心中却没有丝毫的轻松。虽然在创新驱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深知,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
“马书记,最近我们收到一些企业的反馈,他们在研发活动中遇到了技术瓶颈,而且研发资金也出现了短缺。”科技局的副局长匆匆走进办公室,神色焦急地说道。
马伟杰眉头紧锁,“立刻组织一个专家研讨会,邀请行业内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同时,看看能否从财政上再挤出一部分资金,支持企业的研发。”
副局长点头应下,转身去安排。
几天后,专家研讨会在区政府的会议室举行。会议室内气氛热烈,专家们各抒己见。
“我认为可以从国外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一位专家说道。
“但引进技术需要大量资金,而且可能会受到技术封锁。”另一位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马伟杰认真倾听着大家的讨论,不时插话提问。
“那我们能不能集中区内的科研力量,进行联合攻关?”马伟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经过一整天的激烈讨论,最终确定了一套综合的解决方案。
然而,资金的问题依然棘手。马伟杰决定亲自去找财政部门协商。
“我们必须要保障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这关系到坪山区的未来发展。”马伟杰在财政部门的会议上坚定地说道。
财政部门的负责人面露难色,“马书记,区里的财政压力很大,要拿出这么多资金确实困难。”
马伟杰据理力争,“我们可以调整一些其他项目的预算,优先保障科技创新。这是长远的投资,会带来更大的回报。”
经过多次协商,终于争取到了一部分额外的资金。
在解决技术和资金问题的同时,马伟杰又把目光投向了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完善。
“马书记,一些高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沟通不畅、目标不一致的问题。”负责产学研合作的工作人员向马伟杰汇报。
马伟杰决定亲自走访高校和企业。
在一所高校的实验室里,马伟杰与高校的教授和企业的研发人员围坐在一起。
“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困难,都敞开了说。我们的目的是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马伟杰鼓励道。
教授说道:“企业的需求有时候不够明确,导致我们的研究方向出现偏差。”
企业研发人员则说:“高校的研究成果有时候过于理论化,难以直接应用到生产中。”
马伟杰认真记录着大家的问题,“我们要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交流,明确双方的需求和目标。”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产学研合作机制逐渐顺畅,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大大提高。
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一些创新平台和孵化器的企业反映,市场推广困难,产品知名度低。
马伟杰立即召集相关部门和企业代表开会。
“我们要组织一些科技成果展示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销售渠道。”马伟杰说道。
在一次科技成果展示会上,马伟杰亲自站台,向参观者介绍坪山区的创新成果。
“这是我们坪山区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马伟杰充满自信地说道。
随着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坪山区的科技创新氛围越来越浓厚,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和项目落地生根。
“马书记,我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坪山区的科技创新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一位工作人员兴奋地说道。
马伟杰微笑着点点头,“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要继续努力,让坪山区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
然而,就在这时,一家竞争对手的区域出台了更优惠的创新政策,吸引了不少原本有意向落户坪山区的企业。
马伟杰再次陷入了沉思,思考着如何应对这一新的挑战......


提示您,本章阅读完毕,点击进入下一章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