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章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最后说第三点。秦朝宫中珍宝无数。这里不仅有秦国历代的珍宝,更有秦灭六国后从六国宫中搜刮到的天下珍宝。这些珍宝,刘邦想要,项羽岂不想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嘛。如今刘邦要将秦朝宫中珍宝全部据为己有,项羽岂能同意?

      曹无伤告密的三条,项羽没有一条能同意,怎么能够不大怒?

      恨刘邦欲动干戈

      项羽在第二次“大怒”之后,做出了一个对自己集团最正确的决定:第二天一早让士兵们好好吃一顿饭,然后给我把刘邦的军队灭掉(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这一决定对项羽集团来说,是一个极为英明的决定。但是,这个正确决定也有着它先天的重大缺陷:

      第一,基础不牢。

      项羽的这一正确决定是在盛怒之下做出的,是在他个人自尊与虚荣受到伤害的情况下做出的;而不是建立在对秦王朝灭亡之后天下形势的冷静、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来的。因此,它的基础存有重大缺陷。一旦项羽个人的虚荣与自尊得到了满足,这个决定随时都可能被撤销。

      第二,随意性太强。

      项羽用武力解决刘、项两大集团关系的决定,是项羽个人做出来的,他没有和集团核心成员认真讨论过这一重大决策。这样由个人专断作出的决定,当然也可以在不和集团核心成员充分协商的情况下,由他一人自主撤销。所以,这个决定具有极大的随意性。

      项羽的这一决定一下子引发了五个人的反应。

      第一个人是司马迁。

      他在《项羽本纪》说到这一决定后写了五句话: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司马迁的交代让我们明白了刘、项两大集团当时的力量悬殊——战略优势明显在项羽这边。因此,在貌似客观冷静的叙述之中,饱含了司马迁的惋惜之情(这种在客观叙事中不露倾向而实含明显倾向的抒情,是《史记》最为成功的抒情方式之一)。

      第二个人是范增。

      范增是项羽集团的唯一谋士,他认为: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范增这番话有两个要点:一是刘邦志向远大,二是刘邦有天子之气。结论是“急击勿失”。

    5. 戏水西岸 剑拔弩张(2)

      范增发现,贪财好色的刘邦,入关之后竟然“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刘邦这种做法显然是在收买民心,志存高远。

      就这一点而言,范增比项羽高明,他看出了刘邦远大的政治志向,力劝项羽尽早解决刘邦的问题。但是,范增并没有从秦朝灭亡后刘、项两大军事集团存在的必然性冲突这一关键角度讲清利害。因此,范增这番话并没有抓住要害。范增没有说明,刘邦入关、子婴投降意味着刘、项关系已经从并肩作战的友军转化为根本利害相冲突的两大对立军事集团,因此,范增不可能真正帮助项羽从战略高度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

      报前恩项伯泄密

      第三个人是项伯。

      项伯是项羽的堂叔,此时正任项羽的左尹,就是左相,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项伯得知项羽这一重大决定后,立即“私见张良”。

      项伯为什么要冒险夜见张良呢?

      因为项伯曾在秦朝时受过张良的救命之恩,所以,在项羽即将对刘邦集团动手的前夜,为了答谢张良,挽救张良的性命,他夜见张良,并将项羽第二天一早用武力解决刘邦集团的绝密军情告诉了张良。项伯此举,客观上并不是像曹无伤一样是为了在项羽胜利之后邀功请赏,而是为了救出张良一人。

      因此,对项羽集团来说,项伯只是一个政治糊涂虫;对刘邦集团来说,曹无伤却是一个内奸。

      第四个人是张良。

      项伯完全低估了张良。张良是何许人也?他是刘邦手下的“三杰”之一,也是楚汉战争中一等一的谋士。他一眼就看穿了项伯的人性弱点:将个人义气置于集团利益之上。所以,他紧紧抓住“义”这个字做足了文章。他说:“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意思是说:我是替韩王护送刘邦的,如今刘邦有了危难,我却逃走了,这恐怕不够义气,我不能不告诉他。张良这番话是要让项伯明白:你来救我是出于“义”,我去救刘邦也是为了“义”。正是这个“义”,迫使项伯不得不同意张良把这一绝密军情告诉刘邦。

      化危机张良献计

      第五个人是刘邦。

      刘邦如何应对这一突发事件呢?

      刘邦得到这一绝密军事情报,顿时大惊失色,忙向张良问了两个怎么办(为之奈何)。

      刘邦的反应非常值得玩味:

      刘邦得知项羽第二天一早要用武力解决两大集团冲突的决定后,为什么大惊失色?

      刘邦尽管比项羽在政治上老到成熟,但是,此时的刘邦却犯了一个大错误,而且这个错误是在自己入关之后就犯下了的,并不是现在才犯的。

      刘邦犯下的这个错误是什么?

      是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政治意图,是在自己集团的军事实力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对抗项羽集团的军事实力之前,就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雄心。结果,招致了一场迫在眉睫的毁灭性的军事打击。这就叫利令智昏!

      那么,刘邦的“为之奈何”说明了什么呢?

      “为之奈何”是刘邦的口头禅之一,它说明了刘邦的高明,说明刘邦善于在关键时刻听取谋士的意见,而且对谋士的意见具有极强的鉴别力。

      张良如何应对刘邦的询问呢?

      张良当然胸有成竹。但是,他并不愿意马上将对策告诉刘邦,而是一连反问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谁给你出的这个馊主意(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刘邦说:有一个无知的人劝我,把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入关,整个秦地都可以成为你关中王的领地。所以,我听了他的意见(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第二个问题:你估量一下,你的军事力量是否足以抵挡项羽的军事力量(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m.qiduwx.com提示您,本章没有阅读完,点击下一页进入下一页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