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9.3 主观幸福感:特征和产生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心理学家几乎只研究“负面”感情,即研究恐惧、愤怒或者悲伤的感觉。造成这种片面性,临床心理学家的活动至少起了一定的作用,因为本来就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才来进行咨询和治疗,希望克服悲伤,在恐惧中生活得更好,或者希望在心理学的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消除对于夫妻关系中的不良感受。我们必须更多地了解这种情感,以便在提供咨询和治疗时能够有的放矢。

但是,接受治疗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希望获得更多的满足感,能比原来更幸福。人们只要感到幸福和满足,就会体验到这个世界的安全(John‐son & Tversky,1983),用于决策的时间就会更少(Isen & Means,1983);关心同胞,帮助需要帮助的同胞的意愿就会更高:“心气顺了,就会乐善好施。”(Salovey,1990)今天,很多情感研究者已经不再说“幸福”和“满足”,而是说“主观幸福感”。(英语:subjective well‐being,Diener,2000)如何解释人们在主观幸福感方面的彼此差异呢?下面首先回答什么是主观幸福感,然后再详细解释这个问题。

主观幸福感的特征 。为了将主观幸福感,即对自己生活的满足感纳入研究的范围,我们必须能够把握主观幸福感。我们首先应当怎么做呢?我们提出相应的问题或使用规范的方法,比如采用发放“生活目标和生活满足感的问卷”(Kraak & Nord‐Rüdiger,1989)。“人们越是相信自己的愉快的时候多,不愉快的时候很少,越是从事有趣的活动,体验到的喜悦越是多于痛苦,对自己的生活越感到满足”(Diener,2000),那么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就越强。埃德·迪纳设计的简短问卷很简单,人们自己都可以轻松回答。(Diener,Emmons et al,1985;Pavot & Diener,1993)

启动自我体验

请注意下列五种说法,然后说明您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或反对这些说法。请使用下表中从“非常同意”到“坚决反对”的括号内的阿拉伯数字。

坚决反对  (1)    勉强同意  (5)

反对  (2)    同意  (6)

勉强反对  (3)    非常同意  (7)

既不反对也不同意(4)

五种说法:

1.我的生活在很多方面都非常接近理想。    ( )

2.我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    ( )

3.我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    ( )

4.现在,我已经实现了我觉得重要的一切。    ( )

5.如果让我重活一次,我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 )

请计算您的总分,参考下表得出您的结果。

这个问卷只包括测试对象的主观陈述,强调的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幸福或不幸的个人看法。幸福仅仅是一般的主观幸福感的一个方面。此外,在一般的生活满意度方面,如果积极感受多于消极感受,才能认为存在主观幸福感。那么,产生主观幸福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9.3.1 主观幸福感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


从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各种不同的人的交往可以知道,人们彼此在满意度方面的相差很大。有些差异一目了然,比如有些人感觉非常幸福,而另一些人却总是怨天尤人。那么如何解释主观幸福方面的这些差别呢?在探索产生这些差异的条件过程中,没有发现主观幸福感同年龄、性别和智力等方面有什么联系。(DeNeve & Cooper,1998;Diener et al,1999)但是,如果仔细地观察人性特征,并强调一个人是否发展社会关系,发展什么样的社会关系,那么,就会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人性特征

在实现和错失重要目标方面作出的不同解释。索尼亚·柳博米尔斯基和李·罗斯研究的课题是,人们在设法实现个人的重要目标获得成功或遭遇失败以后,作为幸运的人或不幸的人,对此会做出怎样的反应。(Lyubomirsky & Ross,1999)柳博米尔斯基和罗斯发现,“幸运”的人会对所达到的目标的吸引力加以提升,而“不幸”的人对所达到的目标的吸引力要么无动于衷,要么加以贬低。那么,这两组人要是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又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呢?在这种情况下,“幸运”的人会大大贬低原本渴求达到的目标,而“不幸”的人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那么该怎么解释这些不同的反应呢?柳博米尔斯基和罗斯就自己的结论解释说,“幸运”的人总是以为自己的命运是最好的:他们实现目标,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最有吸引力的目标,相反,他们没有实现目标,是因为这个目标显然不值得追求。“不幸”的人的想法则是另一种样子。看样子他们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只有不尽人意的选择,对他们而言,实现目标与否,在生活质量方面不会产生太大的差异。幸运的人是戴着玫瑰色的眼镜看世界;他们自得其乐,由此“维护,甚至拔高自己的满意度和积极的观点”。(Lyubomirsky,2001)一个人有机会生活得幸福,但这种机会显然不是随机分配的,而是——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自我创造的结果。“幸福不是人们可遇的,而是人们自己创造的”(Csikszentmi‐halyi,1999),正像谚语所说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创造者。”当然,并不能把这句谚语理解为所有人都有同等良好的条件,去“创造自己的幸福”。希克森特米哈伊里自己知道,他提出的如何变得幸福的建议是很难被人接受的,因为社会上有许多人出于一己私利,鼓励尽可能多的人购买名贵的汽车、名贵的饮品、名贵的钟表以及参加豪华旅游,以提升自己的身份,从而变得幸福,尽管事实上往往适得其反。

幸福是一般的、稳定的个性特征 。满意度的鲜明程度,主观幸福感,是大多数人的非常稳定的个性特征。有些人如果对以往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和幸福,那么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估计也会感到幸福和满意,反之亦然。(deNeve & Cooper,1998;Dener et al,1999)此外,在一个生活领域(比如家庭生活)中感到幸福和满意的人,在其他领域(比如职业领域)中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因此可以认为,只要不遇到特别重大的意外情况,稳定的个性特征是人们感到幸福或不幸的前提。即使遇到重大事件,也只是在短时间内会改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如果问人们,什么样的事件会长期改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那么他们往往会回答说,结婚、婚姻关系的破裂、调换新的职业或长期住院。(Gilbert et al,1998)但是正如前面已经介绍的,对这种预言的测试表明,对它们的有效性不能估计过高(见第415页),因为事实上这类生活事件对人们心情的影响大约只有三个月。(Suh et al,1996)主观幸福感的鲜明程度在长期的生活中,而且在各种不同的领域中都显得相当稳定,这又如何解释呢?
m.qiduwx.com提示您,本章没有阅读完,点击下一页进入下一页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