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章 沟通技巧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01 先讲结论


重要性★★☆ 难易度★☆☆

“请先从结论开始说。”

很多商务书籍中都有这句话,相信诸位读者也曾听说过。那我为什么还要在这里重新强调呢?因为这是可以广泛应用的沟通法则,是作为咨询师所需要掌握的最有效的方法。

我在进入咨询行业之前,也以为讲问题一般要按先后顺序来讲。在学校,老师也教我们说话要有起承转合,要按顺序。

其实,老师教我们的说话方式是“演绎法”。

“因为这样,所以那样。”这是按照事物的前因后果说话。

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数学推导。

首先,有 a 和 b

其次,a+b 等于 3

再其次,b 大于 2

所以,a 小于 1(结论)

从前提条件开始,按顺序出发,通过逐步推导得出结论,这就是演绎法。

与此相反的是“归纳法”——先讲结论。

比较典型的就是化学实验。

将一种液体和另一种液体混合后出现了○○(结论)。

出现这一现象有以下几个原因……

先从结论开始表述,然后阐明具体理由。

比如,大学生在写论文时,导师应该会这样指导:

先写自己通过论文想得出的结论,再写这个论点的依据。

虽然读后感可以想到什么写什么,但论文要是这样写的话只能是不及格。

咨询公司十分注重“先讲结论”这一原则。为了时刻注意这一点,这一原则被十分彻底地落实到了每一项工作上。

不光是咨询报告,还有日常邮件、笔记、与上司的沟通等,一切都贯彻着“先讲结论”的原则。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简洁明了地讲清问题。在短时间内将必要信息传达给对方。

其实,我也是费了很大精力才适应这个法则。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总是先有原因,而后有经过,有顺序,最后出结论,因为日语的语言顺序就是这样。先讲结论,就是把这个习惯反过来。这需要时间适应,只能通过练习来掌握。



遵循 PREP 模式


PREP 法是一种“先讲结论”的方法。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PREP 的原则。

PREP 由以下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

POINT =结论

REASON =依据

EXAMPLE =具体事例

POINT =重申结论后结束

将上述步骤有意识地反复循环,最终掌握。

比如,用 PREP 法介绍本书:

“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大家掌握我在咨询行业第一年里所学到的技能。这些技能具有普遍性,15 年后仍能发挥作用。

“为什么是咨询行业第一年的技能呢?首先,相比其他行业,咨询行业能够学习到系统的方法论。另外,15 年后还有用的技能大多数是在工作第一年里学到的。而提炼出精髓的话能让很多人受益。

“比方说,先讲结论就是其中一例。先讲结论就是指……”

PREP 法基本上是上述的感觉。

总而言之,这就是“模式”,可以有意识地套用。



运用 PREP 模式,先讲结论


平常说话时就要改掉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毛病。

先在脑中整理好表述问题的 PREP 模式,然后先从结论说起。

人很容易焦急,认为被提问时必须要马上回答,于是便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临时想到的东西。

我也曾经有这个毛病。面对提问,心中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如果张口结舌、哑口无言的话会被他人笑话脑子愚笨。为了消除尴尬,姑且就先说点什么应付一下。

但后来我明白了,这种“应付”在商务场合上是行不通的。这一点在我第一年工作时就被人指出来了。

“大石,你回答我的问题时,用不着说一些应付的话。”

我突然意识到,说一些应付的话反而更让人觉得你脑子不灵光。

当经理对我说:“考虑 5 分钟,请好好整理一下思路后再回答一遍。”

我心中立刻通透起来。之前我很在意回答问题的速度,现在明白,原来整理好思路再答也可以。经理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从那时起,面对不能立刻回答的问题时,我先请对方给我一两分钟的时间,自己在脑中默默地整理好思路,然后从结论开始回答对方的问题。



会议应从结论开始逆向推动


最应该重视结论的就是会议。

开会前必须准备好“议事日程(agenda)”。议事日程其实就是议题。不过“议题”的意思不太明确,而议事日程上会更加明确地列举出“论点”“对最终应该得出何种结论的期望”等。比如说:

“在本会议的议事日程中,列出在咨询行业第一年最重要的 30 个技巧是最终目的。这是要讨论的内容、目标和结论。”

在会议上想要得出的结论、必须决定的内容等,都要具体落实和宣布出来。在会议的最后要决定什么?要决定的主题就是会议的议事日程。确定之后就可以倒推:

想要得出什么结论?为此应怎样安排?

怎样确定步骤?

如上所述,从想要得到的结论倒推出会议的流程。只要事先注意到这一点,会议就不会偏离方向。

报告自不必说,日常邮件、说话、回答问题、会议推进等,都应遵循 PREP 模式,结论先行。




m.qiduwx.com提示您,本章阅读完毕,点击进入下一章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