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章 熟练运用沟通技巧,发挥言语的魔力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自嘲是对他人进行训诫警示时的一种委婉方式


某老师广东口音,普通话不过关,在上课时常常将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有一次上语文课,讲到某一问题要举例说明时,他把“我有四个比方”说成了“我有四个屁放”,学生们先是一愣,接着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学生们笑得一发不可收拾。一时间,老师也显得十分尴尬。

这时,老师灵机一动,索性停下了讲课,吟出一首打油诗自嘲:“四个屁放,大出洋相,各位同学,莫学我样,早日练好普通话,年轻潇洒又漂亮。”

老师的机智幽默立刻赢得了学生们的热烈掌声,学生们也在老师的自嘲中,认识到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自嘲可以赢得别人的好感,可以打破僵局,增加乐趣,还可以起到训诫警示的作用,使别人在笑声与好感之中吸取教训。当我们愤怒的时候,即使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遭到令常人难以忍受的委屈,甚至是愤怒得想破口大骂时,不妨自嘲一下,在婉转化解窘境的同时,又可以带给别人警示,这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为人处世之道。有时候的含沙射影,也可以用在这种状况之下。

1.含沙射影

《晏子使楚》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楚王羞辱齐国多出偷窃的人,晏子含沙射影地指出齐国人在齐国都是品行端正的人,而一到楚国就偷窃是因为水土不服。有时候对方无理取闹,而自己又不可以恼羞成怒时,不妨学学晏子,告诉楚王,不是齐国多出偷窃的人,而是作为一国之君的你没有把楚国治理好。含沙射影,不是要我们去“暗箭伤人”,而是让我们在谈话的过程中,给羞辱我们的人以有力的回击。用含沙射影的手法,既可以警示别人,又可以解决自己的窘境,总比我们要大发雷霆的处理方式好得多。不过含沙射影式的手法,也需要我们有驾驭高超语言的能力,否则会起到反弹伤害自己的作用。

2.适当地刺一刺无理取闹的人

对于无理取闹的人,我们也可以适时给以自嘲式的反击。例如,有一群人在酒吧看中国队的比赛,其中一拨人预言中国队必胜,而另一拨人则预言中国队必输,最后对方吵了起来。这时候,只见一个人不紧不慢地站起来对两拨人说道:“我也是一个预言家,在中国,帮中国足球队算命的预言家多,但真正能踢球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两拨人听完立刻鸦雀无声。

对于无理取闹的人,我们可以适时地刺一刺他们,自嘲的手法,既显现不出我们有那种训导人的口吻,又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坦然地承认现实,讽刺对方,而又嘲笑自己,在粗鲁和蛮横的侵犯面前,保住了自己的尊严,同时又表现出一种豁然大度、宽容厚道的气魄,从而在精神上战胜对方。引人发笑和引人深思的成分不少,让人起敬的成分更多。

3.在自嘲中训诫警示

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听着老师和家长的训诫长大的,所以,对于别人的训诫,在很大程度上来说都是不愿意接受的。既然我们不愿意别人来训诫自己,那就不要去训诫别人,应该换一种方式来训诫警示。有一个脱光了头发的人去饭馆吃饭,一个服务生端来一碗汤,不小心洒在了他的头上。当时,他很恼怒,但他对服务员自嘲道:“嗨,伙计,我的头上根本就不长头发的,不要再在我头上乱抹药。”一句话,说得服务员非常不好意思。

自嘲是一把双刃剑,剑柄就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用得好,就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用不好,就有可能伤人伤己。在自我嘲笑的过程中不但能使自己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还能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能用最高境界的幽默——自嘲作为武器者,堪称人际交往场上的“无冕之王”,怎能不受人欢迎和尊敬呢?



拒绝他人非分请求的几种方式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热情地帮助别人、对别人的困难有求必应是应该的。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遇到做不到的事情,就要学会拒绝。如果直截了当地说“不”,会使寻求帮助的人感到失望和尴尬,一个合乎对方期望的回答,即使是拒绝,也能让对方很容易接受。拒绝他人的非分请求,一般有下列方式。

1.物理法

所谓物理法,就是以“物理条件无法更改”作为挡箭牌,来拒绝对方的要求。一般作为物理理由的是空间和时间的界限,因为这两者都具有难以为人所左右的特性。所以,当你以物理限界为由拒绝时,请求者是束手无策的。

例如,有个衣冠不整的人来到某个大饭店投宿,柜台人员打量他的穿着后,如果说:“本店不收留可疑人物。”很可能会引发一场纠纷。但如果说:“真抱歉,本店已客满,欢迎下次再光临。”就不会遇到什么麻烦了。

2.模糊法

所谓模糊法,就是用模糊语言来拒绝他人的请求,这种方法看似对请求者有了交代,但实质上信息为零,效果也为零。

3.推诿法

所谓推诿法,就是以别人的身份表示拒绝。这种方法看似推卸责任,但却很容易被人理解:既然爱莫能助,也就不便勉强。

小虹是个集邮爱好者,她的几个好朋友也是集邮迷。一天,有个好朋友向她提出换邮票的请求,她不同意,但又怕朋友不高兴,便对朋友说:“我也非常喜欢你的邮票,但我妈不同意我换。”其实她妈妈从没干涉过她换邮票的事,她只不过是以此为借口,但好朋友听她这样一说,也就作罢了。

4.搪塞法

搪塞法,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些没有多少价值的东西去敷衍。

避开实质性的问题,故意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做出具有弹性的回答,既无懈可击,又达到了在主专问题上拒绝做出答复的目的。

对于不合理的请求,理所当然应该拒绝,但为了不伤和气,就要婉转地拒绝,要尽量把否定意向的表达降到最低,让对方心领神会。我们在拒绝别人时,应当注意不要损害他人的自尊。如果拒绝别人的要求,让他们丢了面子,那么他们心中产生的不满情绪是在所难免的。



把“坏事”说好,在生活中传递正能量


一个真正的讲话高手,不但能够恰到好处地表情达意,而且还能够把“坏事”说好。当然,这里所谓地把“坏事”说好,并非指的是改变事情的本质。毕竟,很多事情一旦发生,根本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作为当事人或者是相关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事实,勇敢面对。不过,作为事情的传达者,为了避免发生次生灾害,把“坏事”说好还是很有必要的。例如,面对一个身体虚弱的老人,假如你带来的是关于其孩子的坏消息,如何说才能让老人平稳地接受、不至于引起身体上的巨大不适呢?再如,如果你想安慰一个伤心的人,如何才能使其减少伤心,坦然接受事实呢?总而言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很多时候,人们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难题,也会遭遇突如其来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最急需解决的难题,唯有具备把“坏事”说好的本领,我们作为传达坏消息的人才能帮助其他人平静接受,平稳渡过。

现代社会,人人都深知正能量的重要性
m.qiduwx.com提示您,本章没有阅读完,点击下一页进入下一页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