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由的经济学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一个自由工人的价值会高于他身为奴隶时的价值,因为奴役本身存在着诸多约束。西半球有很多工种通常都禁止奴隶去做,例如需要大量独自出差的工作、需要使用枪支的工作或有大笔金钱往来的工作等,而所有这些工作的共同点就是有可能帮助奴隶逃离奴隶主的控制。教育对于自由而言,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煽动力量,因此在西半球是禁止奴隶接受教育的。然而,这种禁令也进一步限制了奴隶的工作种类和质量,即便他们完全胜任那些自由工人所能承担的工作。

经济学中,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资产会自发地找到或转移到能够实现其最大价值的用途中去,因为市场会通过竞价来发现最高价值。因此奴隶的经济价值——即使不包括自由的价值——对他们自己来说是最大的。尽管其他人可以拥有奴隶的经济价值,但只有在当这些奴隶成为自由工人时,才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一个理想的自由市场最后会引导奴隶去购买自己的自由。仅出于经济层面的考虑他们就有动力出更高的价钱来购买自由,更不用说他们对自由的渴求了。

纵观历史,有很多奴隶赎回了自己的自由,无论是在古罗马还是西半球都有先例。即使没有钱或钱不够,也有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利用信用来实现自赎,例如在获得自由后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债务。在一些社会中,法律承认奴隶所拥有的财产——在古罗马时代被称为“私产”(peculium),奴隶可以通过多年工作赚取和积攒足以赎身的现金。

某些地区还一度允许个人或组织通过预付来为奴隶购买自由。在北非和中东的伊斯兰国家大规模奴役欧洲人的那几个世纪,天主教会建立了一些机构,用个人和教会募捐得来的钱赎回基督教俘虏,并向这些奴隶集中地派遣专门的使者,以便处理和完成此类交易。而经常袭击地中海沿岸欧洲国家的北非海盗,在俘获奴隶后有时也会在一段时间内将其释放,或者将他们卖回给他们的家人。在北非,奴隶也可能以一个很高的价格被赎回。在西半球,一些恢复自由的奴隶会顾及兄弟之情,先预付资金帮一些奴隶赎回自由,再由他们逐步还清借款。

赎回自由存在各种制度性困难,而这些困难并不是该模式未被广泛应用的唯一原因,因为赎回模式会侵蚀整个奴隶制度。如果当权者不希望大量已获自由的奴隶与自由人(通常奴隶和自由人并不是同一个种族)混居在一起,就会制定各种限制性法令来阻碍奴隶通过赎买等方式获取自由。在南北战争爆发前的几十年里,南部的这种限制和约束愈演愈烈,并最终引发了内战。因此,那些获得自由的黑人,常常通过购买或其他方式,让其家庭成员在法律上属于自己,盖因要获得官方认可的自由文书成本很高而又困难重重。有些不支持奴隶制度的南方白人群体,例如贵格会(Quakers),也会在法律意义上拥有一些黑奴,但这些奴隶实际上是完全自由的,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总之,要出台法律才能阻止奴隶制度自我瓦解,正是这种制度具有经济缺陷的明证,况且奴隶制度本来就违背道德和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

① 开始工作之后,他的老板还是决定为他提供一点微薄的工资。

② 当时商店老板可以期待更多有经验的候选人来申请这份工作。而伍尔沃斯如果不做这份工作,就只能继续留在父亲的农场里面帮忙了。他弟弟曾这样形容他们在农场的日常工作程序:早上5点半起床,即使是在寒冷的早上也只能赤脚前往农场去挤牛奶。“我们尽量站在奶牛躺过的地方,这样我们已经冻僵的双脚才能获得一点温暖。毫无疑问,我们渴望结束这种无休止的苦役生活。”引自凯伦·普伦基特-鲍威尔(Karen Plunkett-Powell)所著的《记住伍尔沃斯》(Remembering Woolworth’s ),第26页。

③ 位于纽约的伍尔沃斯大厦,曾一度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物,很可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完全凭借一己之力,由一个人掏出全额现金修建起来的摩天大楼,而这个人就是富商 F. W. 伍尔沃斯。

④ 就如同一个传统的合法公司一样,如果增量成本超过了犯罪活动的增量收益,犯罪团伙就不会再继续犯罪。在这个例子里面,增量成本包括因为杀害一位无辜的市民导致执法力度加强给犯罪团伙造成的收入损失,而公众对犯罪团伙内部火拼导致的伤亡事件关注程度要小得多,因此不会影响执法力度及犯罪团伙的收入。

⑤ 很多年前,我住在纽约,这里还住着一个犯罪团伙的头目。这个地区附近非常安全,有时我还在睡觉,我太太在半夜醒来甚至敢一个人出门,走几个街区到一个通宵营业的报摊买一份晨报。而报摊敢在半夜营业表明附近很多人都觉得夜晚买报很安全。

⑥ 现代独裁者也拥有类似的独断权力,包括予人生死的权力,而数以百万计的人民有时并不了解,这种依靠权力实现目标的方式有其局限性,会对自己的国家有害,有时甚至会损害自己的权益。例如,斯大林严酷的法令几乎使苏联企业管理者的经济创新意识完全瘫痪,因为斯大林将创新失败当作叛国罪处理,管理者发现成功的创新所能带来的奖励远不能补偿创新失败招致的囚杀的风险。这种对于创新风险的极端警惕成为苏联人根深蒂固的习惯,甚至在斯大林去世后还无法改变。苏联后来的领导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曾表示苏联的管理人员逃避创新“就好像魔鬼逃避熏香”。根据美国联合经济委员会,美国国会 《苏联经济新展望》(Soviet Economy in New Perspective ),1976,第437页。



m.qiduwx.com提示您,本章阅读完毕,点击进入下一章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