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6章 升职直通车(1)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身在职场,埋头苦难,希望有朝一日得到老板的赏识只是自我安慰的想法。要想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你就得掌握职场升职、腾达的技巧和方法。

  储备晋升的“干粮”

  在美国曾经有个很普通的农家少年,从杂志上读了某些大实业家的故事,很想了解故事的细节,并希望实业家给广大读者提出一些忠告。

  有一天,他跑到了纽约,他也不管几点开始办公,在早上7点钟就到了威廉·亚斯达的事务所。在第二间房子里面,这位少年立刻认出了面前那体格结实,长着一对浓眉的人。高个子的亚斯达刚开始觉得这少年有点讨厌,然而当他听到这个少年问他“我现在很想知道,我怎样才能赚得百万美元?”这个问题时,他的表情便柔和并微笑起来。接着,他们两个人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谈话。随后亚斯达还告诉少年应该去拜访的其他实业界的一些名人。

  这位少年照着亚斯达的指示,遍访了一流的商人、总编辑及银行家。在赚钱这个方面,他所得到的忠告并不见得对他当时有什么帮助,但是能得到成功者的指引,却给了他很大的自信。他开始仿效他们成功的做法。

  两年之后,这个20岁的青年成了他学徒的那家工厂的所有者。24岁的时候,他是一家农业机械厂的总经理,不到5年,他就如愿以偿地拥有了百万美元的财富。这个来自乡村粗陋木屋的少年,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银行董事会的一员。

  这个少年在活跃于实业界的67年中,实践着他年轻之时来纽约学到的那些名人的基本信条,即多结交一些有益的人做朋友,会见成功立业的前辈,能够转换一个人的机运。

  犹太人说:“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嗥叫,和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比尔·盖茨也曾说:“有时决定你一生命运的在于你结交了什么样的朋友。”

  有一些年轻人,有“恐高症”,就是不喜欢比自己优秀的人。然而在职场上,你完全可以和与自己地位相仿的人打成一片,但是你要想往高处走,就要学会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互动。

  记得小时候,我们都能够直率地表达崇拜英雄的心意。可是年纪一大,就以为不得不将这种心意隐藏起来。隐匿崇拜英雄的心意是错误的,设法与你所崇拜的人接近才是最好的方法。这不但能使对方感到高兴,而且会鼓励你,增加你的勇气。

  怀特是美国一家铁道电信事务所的新雇员。16岁时他便决心要独树一帜。27岁的时候他当了管理所所长。后来,成为俄亥俄州铁路局局长。

  他的儿子上学读书时,他给儿子的忠告是:“你在学校一定要和一流人物结交,因为有能力的人不管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你也许会觉得这句话非常的庸俗。但是请不要误会,把一个有能力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不是可耻的事情。朋友与书籍一样,一个有能力的朋友不仅是我们的良伴,更是我们的老师。

  一个普通人要与一个伟大的人缔结友情,跟第一次就想赚百万美元一样,是相当困难的事。原因并非在伟人的超群拔萃,而在于你自己心中的那种忐忑不安。

  年轻人之所以非常容易失败,是因为不善于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兰西的陆军元帅福煦说过:“年轻人至少要认识一位精于世故的老年人,请他做自己的人生顾问。”萨加烈也说了同样的话:“如果要求我说一些对年轻人有益的话,那么,我就要求他们经常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一起行动。就人生而言,这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和比你优秀的人交朋友,应该是人生中最大的乐趣了。”

  现实中不少人总是乐于和比自己差的人交际,这在心理上的确感到安慰。因为在与友人交际时,心中能产生优越感。可是从这些不如自己的人身上学到的东西显然不如从比自己优秀的人身上学的多。

  人们可以从劣于自己的朋友身上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但也必须获得优秀朋友给自己的刺激,以助长自己的勇气。

  总之,一个成功的人,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比自己优秀的朋友的帮助,才能不断地使自己力争上游。从比自己优秀的人身上你可以学到很多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东西,他们的想法和心态对你的成功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做人做事黄金箴言

  朋友和书籍一样,一个有能力的朋友不仅是我们的良伴,更是我们的老师。一个成功的人,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比自己优秀的朋友的帮助,才能不断地使自己力争上游。多结交一些有益的人做朋友,会见成功立业的前辈,能够转换一个人的机运。

  职场变形记

  当莱特兄弟在经营自行车行的同时,动手研制能在天空中飞行的飞机时,人们都说“不可能”;但经过不懈地努力,飞机终于上天了,并且很快成了时速最快的运输工具。莱特兄弟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当全世界都认定中国是贫油国,地下找不到石油时,李四光带领他的地质勘探队,找到了一个又一个蕴藏丰富的油田,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事实上,很多事情看似不可能,但只要你换一种方式去做,并突破固定思维的束缚,很多“不可能”都会变成“可能”。

  1921年6月2日,《纽约时报》为纪念电报诞生25周年,发表了一篇评论。评论中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现在人们每年接收的信息是25年前的25倍。

  在大多数读者眼里,这是一句普通的话,普通得甚至很多人读后就忘记了。但是,在一些喜欢思考而且眼光独特的人眼里,这却是一条极具商业价值的信息,美国至少有30位人士立即对这一信息做出了迅速的反应,即准备创办一份文摘性刊物。他们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都到银行存了1000美元,作为资本金,并办好了营业执照。

  然而,当他们到邮政部门办理有关发行手续时,邮政部门告诉他们,由于很快就要进行中期选举,此类刊物的征订和发行暂时不能办理,解禁时间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总之,在这种情况下办这样的一份刊物是不可能的,因为大环境不理想。

  听到这个消息后,有29个人认为局势对创业不利,于是他们很快就递交了暂缓执行的申请。但是,一个名叫德威特·华莱士的年轻人却没有理会这一套,也没有把别人那句“不可能”的话放在心上。他认为,“不利因素”也可能转化为商机,这不,邮政人员一句话,就为他“消灭”了29个竞争者。

  华莱士回到他租住的纽约格林威治村的一个储藏室,在未婚妻的帮助下,他们一共糊了3000个信封,并装上征订单寄了出去。就这样,《读者文摘》诞生了,而且很快创造了奇迹。到了20世纪末,《读者文摘》已拥有19种文字和48个版本,畅销137个国家和地区,用户1.1亿,年收入5.5亿美元。几十年以来,在美国期刊排行榜中,《读者文摘》一直牢牢坐在第一把交椅上。《读者文摘》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华莱士已把人们认为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在工作中,假如我
m.qiduwx.com提示您,本章没有阅读完,点击下一页进入下一页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