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1 小暑 XIAOSHU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小暑时节,要注意消暑防湿。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长时间将桌椅摆放在露天,容易受潮,一旦座椅温度升高,就会将这潮气散发给人体,久而久之,甚至会诱发风湿和关节炎等病。



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每年7月7日或8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即为小暑。《易·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暑”字,本义是指炎热,后引申为炎热的季节。但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只是炎热的初期,故称为小暑,大暑节气才是夏季炎热的顶端。

小暑节气,是天气转热的标记,也是夏季的晴雨表。时至小暑,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时有热浪袭人之感。北方大地,树木静默,树叶在空中一动不动,病恹恹地无精打采,狗趴在阴凉处,也懒得动弹。“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都说明了这一时期的热。

小暑时节,雷雨也时常光顾我国大部分地区。“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小暑开始,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地区降水明显增加,而且雨量比较集中。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于是,出现锋面雷雨。“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时节的雷雨常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暗示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小暑节气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体内的阳气。



节气养生指南


小暑时节,骄阳普照,地热蒸腾,正是人体阳气活动旺盛之时,所以,人们在工作生活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阳气,以顺应季节的变化。

第一,清淡饮食。小暑节气后,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因为清淡易于 消化,满足人体食欲减退的需求。而且此时适逢时令瓜果蔬菜大量上市之际,适当食用非常有利于健康。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用荷叶、扁豆、薏米、瘦肉、泽泻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第二,心要静。炎热盛夏的来临,给忙碌的现代人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不适的困扰,心理情绪的困扰也日益明显,如果平时饮食和起居生活不注意,就很容易动“肝火”,产生闷热、烦躁、心焦、疲惫等不适。这就是“情绪中暑”所引起的。“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的危害甚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更容易因情绪障碍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发生猝死。为此,要做到晚睡早起,情志愉快不发怒,适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爬山、散步、游泳、听音乐等。

第三,防中暑。小暑时节,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此时天气炎热,强烈阳光照射过久,红外线就会使人的大脑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很容易发生中暑。再加上外界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汗液蒸发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以及出汗过多,也会导致体内水和盐大量排出。若是得不到及时补充,同样可能中暑。所以,体力劳动者、室外工作者,尤其应该多饮水,可以常喝绿豆汤来预防中暑。

第四,减少运动量。小暑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这个时候,最好坚持“少动多静”的原则,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径、抚松竹,还可在环境清幽的室内,品茶吟诗、观景纳凉。运动最好选在早上和晚上,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



小妙招:摇摇蒲扇,笑解烦忧


在炎热的夏天,老年人若经常手摇扇子,不仅可以消暑,还能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摇扇子是一种需要手指、腕和局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 的上肢运动。

在天热的时候经常摇扇,正是对上肢关节肌肉的锻炼,可以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和各关节协调配合的灵活性,能够有效预防和改善肩周炎。

摇扇子还可锻炼大脑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有学者研究发现,中风病人中大部分是在右脑半球微血管破裂出血,而多数中老年人的脑萎缩却发生在左半脑。

这是由于一般人长期习惯使用右手,左手运动较少,造成左脑半球锻炼有余而右脑半球锻炼不足造成的。

因此,老年人在热天应有意识地进行左手摇扇,通过加强左手运动,活化右脑,改善左侧肢体的灵活性和肌体萎缩,还可以增强右脑半球血管的弹性,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另外,还有一个手部锻炼操,很适合肩部关节不爽的人:把手抬起来,手心向自己,然后让双手的小鱼际相互砍。此法可以辅助治疗肩周炎。

这是因为我们的小指外侧一直到肩膀走的是小肠经,小肠经专门调节肩膀的各种问题,很多医家称它为“肩脉”。

只要有时间,就可以进行这个手部锻炼操,尤其在下午1~3点气血流注于小肠经的时候,砍够200下,效果会很明显。

刺激小肠经还能减少两侧颧骨的斑点和鱼尾纹,改善口疮、咽痛、耳聋、耳鸣、听力下降等问题。



小妙招:承山与丰隆,祛湿又化痰


小暑时节,炎热湿闷,很多人会失眠,第二天早晨起来,就会觉得眼睑、手臂等出现了浮肿的情况。尤其是女性朋友,这样的情况似乎很常见。这是因为身体对内外环境的调节一时无法适应所致,活动一段时间会自动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水肿是因为暑天湿邪困脾引起的,尽管用不了 多长时间就会消失,但是因为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仍然会觉得气闷、困倦、瞌睡、反应迟钝等。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脾统血,统气,统水液,如果脾运化功能健旺的话,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滞留,也能防止痰湿等病理产物的生成。

但是,一旦受到湿邪的入侵,就容易削减脾的动能,导致痰湿的形成,所谓“脾虚生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水肿的发生,正是因为脾不能发挥它统管气血水液的功能。

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教你一个穴位按摩的方法,即按摩丰隆穴配合承山穴。

丰隆穴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处。按摩丰隆穴,不但有去湿化痰的功效,还能调和胃气、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经络疏通、健脾利湿,之后还能达到祛脂减肥的目的。方法很简单,每天用大拇指采用点按式的方式按摩此穴1~3分钟即可。

承山穴位于人体小腿后面正中,肌肉浮起的尾端极。用指按住此穴,坚持1~2分钟,或揉此穴5分钟亦可。承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膀胱经主阳气,刺激承山穴可以振奋此处的阳气,而排除身体里的湿气。

除了按摩祛除痰湿之外,最根本的方法还在于调理
m.qiduwx.com提示您,本章没有阅读完,点击下一页进入下一页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