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九章 死亡是一生中最大的高潮——临终关怀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这位病人是个孑然一身的中年妇女,患有明显的溃疡性乳腺癌,却拒绝面对。尽管如此,她的身体却每况愈下,不得不接受生病的事实,最终还是住院接受治疗。手术前,她跟身边的人说:“只是个小手术,不过是切掉伤口的一小部分,这样才能让它更好地恢复。”她还表示,只希望了解手术的细节,而不是“伤口的情况”。她抵触与医护人员沟通,因为害怕他们谈到她癌症恶化的情况,从而摧垮她的心理防线。

随着身体状况的恶化,她化的妆也愈发古怪。一开始还只是偶尔涂抹一些胭脂口红,后来她的妆容越来越红,越来越艳丽,直到整张脸变得像个小丑。她的穿着也同样随着死亡的逼近越来越鲜艳夺目、五颜六色……在最后的日子里,她尽可能地不去照镜子,但仍然坚持浓妆艳抹,仿佛这样就能掩盖她日益增添的忧愁和迅速枯萎的外表。当志愿者问她是否需要帮助时,她总是回答说:“明天再来吧。”刻意回避自己来日不多的现实。

“我想我再也坚持不住了。”这是她的临终遗言,不到一个小时,她就离开了人世。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的女人生了一个儿子,但是这个孩子生来就不能走路,很快就死去了。这个女人非常悲痛,带着儿子的尸体挨家挨户地求人,希望有人能给她良药,将孩子救活。当走到一幢房子门前时,一位老人告诉她:“我给你指条明路,你去找这个人,他可以救孩子。”那个人便是佛祖释迦牟尼。

于是女人去找佛祖,向他讨救孩子的药。佛祖说他的确知道一种药,但是需要她从村里从来没死过人的家中拿一点儿芥菜种子来配药才可以。于是,这个女人又挨家挨户找去,但是都无功而返,因为没有一个家庭没死过人!

然后她开始思考,终于明白世上的所有东西都不是永恒的,最终都会走向消亡。在办完儿子的葬礼后,这个女人来找佛祖。佛祖问她:“我要的东西你找到了吗?”她说没有,但是她现在明白了所有的人都会死的。最后佛祖指着墙上的灯对她说道:“所有的生物都和这灯一样,有生有灭。”

佛语有云:向死而生。

人从出生开始,分分钟无不是赶着奔向死亡的怀抱,没有生死,也便没有人生。

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我们都逃不掉死神的追赶,它像一团迷雾,如影随形。在死神面前,只有两件事是可以肯定的:一、我们总有一天会死;二、我们不知道何时何地如何死。也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何时何地如何死,才常常把这个当作借口,不敢正视死亡。就像被人追赶的鸵鸟,自顾自地把头埋进沙里,遮蔽了视线,就以为不会被人发现。

对此,一位上师曾说道:

计划未来就像在干枯的深渊里钓鱼,

再怎么努力都不能尽合汝意,

还是放下一切计谋野心吧!

如果你要思考些什么的话——

请想想你飘浮不定的死期……

再这么逃下去也不是事儿,不如我们今天干脆就在这里暂且停下,会一会这个一路不停歇地追赶我们的家伙——死亡。



真的怕死


佛又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了错误的东西。我们都知道,人有生的本能,亦有死的本能。从心理学层面来说,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无处不在的死亡恐惧。

我们用从出生到现在结识的人、学到的知识、有过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等一点一滴,建成了我们的人生大厦,然而顷刻间,它就被死神夷为平地,这事估计放谁身上都接受不了。不仅如此,它还要把我们扔到一个一无所有的深渊里,任我们在那里浑浑噩噩,孤独煎熬,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没有任何人。面对如此“蛮横”的强大对手,你辩不过,也打不过,唯一能做的就是撒丫子就跑,能够逃脱已是天大的幸运!难怪人们逃避面对死亡,还不是因为怕它怕得要死。

那么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恐惧死亡的呢?要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皮亚杰。

让·皮亚杰是现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在这个领域里最经典也最著名的贡献,就是他的“认知发展理论”!

什么是认知发展理论?在我们不断长大的过程中,除了身体在发育,思维和认知也在“长个儿”。所以皮老头就根据思维和认知的“生长”情况,将它按年龄划分成了四个阶段:

0~2岁——感知运动阶段

2~7岁——前运算思维阶段

7~12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12~15岁——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时我们还是小婴儿,其实也算是个“小白痴”,因为整天除了吃就是睡,再者就是咿咿呀呀。这会儿跟我们谈论生死,那简直就跟同一株植物讲哲学没什么两样。

虽然这时我们达不到如此高的人生境界,但并不代表我们一事无成。因为在这个阶段我们演化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客体永存性”!

啥叫“客体永存性”呢?

一般在半岁之前,如果父母把我们单独留在房间里然后离开了,我们不会觉得他们有可能在另一个房间里,而会认为他们真的“没了”——从视野里消失了的东西就是不存在了。因此那会儿我们特别“冷酷”——眼不见,心不想,一切都随风而去吧……

但是半岁以后,我们会慢慢意识到,视野里不存在的东西也许在现实中还是存在的。我们会用视线追随着物体的移动,当物体消失时,我们会吃惊,会急着去寻找——眼不见,心还想。这种能意识到物体看不见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的想法,便是“客体永存性”了!

所以即使在年幼的“小白痴”阶段,一样东西的消失,或者亲人的离世,也会勾起我们心中的层层涟漪,尽管只是懵懂。

到了“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我们的语言能力得到了飞速发展,能用一些符号,比如文字和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这会儿不再是“小白痴”,但是我们还有点儿“傻兮兮”,最明显的地方就表现在思维的片面和自我上。

为了揭示思维“片面”这个特点,皮老头还特地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名字叫“守恒”。

就像下面的图中画的,摆在这小孩儿面前的是两杯同样多的液体,只不过将其中一杯换了一个细而长的杯子来装。这会儿小孩儿就“糊涂”了,因为她的思维具有片面性,意识不到液体是“守恒”的,只看到高杯中的液体比较高,却看不到它同时也比较细,所以小孩儿就硬说高杯子里的液体要更多一点儿!

也正是因为这种片面性,这个阶段的小孩儿更多关注的是事物的表面和部分,而不能从深层次和整体上思考。

而对于思维的自我性来说,则体现在这时我们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别人,认为别人的想法应该与自己的想法完全一致,不存在有差异的情况,“我思故你在”。

曾经有一项研究要求孩子们回答跟死亡有关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什么使生物死去?

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的儿童就使用了奇幻
m.qiduwx.com提示您,本章没有阅读完,点击下一页进入下一页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