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8.2 关于具体动机的理论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有动机的行为的复杂性 。在其他章节(见第214页)已经指出,由于人类学习的复杂性,不可能将所有可能的解释归结为一种理论。同样,人的行为追求的不同目标也不能一概而论。为什么有些人的食量比别人大,人们为什么会设定不同的社会目标——比如,有些人喜欢频繁的社交活动,而另一些人则喜欢独处——,为什么成绩不能对所有人产生同样的吸引力,为了解释这些问题,每一个人都需要一种独立的动机理论。比如,只要对三个不同动机领域的解释方案进行分析,就能明白,现有理论的共同点非常少。进食行为(同喝水、睡觉、避免疼痛等一样)无疑能确保身体的生理需求。但是,人类的进食行为理论却难以用来解释人们对社会状况的不同反应。谁要想知道,人们为什么会产生彼此采取攻击性行为的动机——折磨和伤害对方,那么,他在现有的进食动机理论中是无法得到回答的。而在其他思想领域,关于学习动机的解释又频见于报端。那么,如何激发学员的学习意愿,才能使他们努力取得预定的成绩呢?

本节概览 。迄今为止所叙述的心理学理论都特别具体说明了动机的某种来源,而且这些理论的代表人物都分别提交了能更好地解释进食、好斗和工作等有动机的行为方式的论文,他们的一些认识将在以后的章节中予以关注。



8.2.1 进食行为及其解释


为了解释人体如何控制饥饿以及通常会马上开始的进食行为,首先要澄清几个基本问题:机体为什么一定要进食?饥饿是如何引起的,吃饱的感觉又是如何产生的?

控制进食行为的内在条件

能量的体内平衡 。消化过程的任务是将食物转化为氨基酸、脂肪酸和糖分(葡萄糖),以便使这些物质能被血液吸收。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捐献者。它能很快转化为热量,而且可以进入任何组织。洗漱、穿衣、走路、爬楼梯和提东西等日常活动可以消耗人体大约三分之一的能量。剩下的三分之二能量为了产生热量、心脏跳动、呼吸和大脑活动等维持生命机能而“燃烧”。人体在静止时为执行生命必需的功能所积累的能量,叫作“基础代谢”。一个人活动越多,他需要的热量就越多。如果人体摄取的能量同所消耗的能量持平,那么,就是处于能量内在平衡状态。如果人体摄取的能量超过消耗,那么就是能量正平衡。反之,摄取的能量少于消耗,就是能量负平衡。

能量储备的存储 。人类摄取食物不仅为生命重要机能和维持生存拥有足够的能量,而且还要使人体能够存储能量储备。人体的脂肪组织是最重要的能量存储器。肝脏始终监控着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需要时可以随时动用能量储备。瘦高的人现存的脂肪储备可以维持大约一个月;而一个肥胖的人的能量储备可维持一年多的基本生命进程。(Levine et al,1999)

饥饿和饱足的生物学信号 。如果问人们,他们在人体的什么部位有饥饿的感觉,他们通常会回答说胃。这个人体器官真的这么重要,饥饿感是从它产生的吗?事实并非如此。整个胃切除的癌症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之后还是按时有饥饿感和饱足感。(Inglefinger,1944)事实上,饥饿的产生和饱足感是由脑部两个不同的系统控制的(Moran & Sakai,2003):

——一是在机体中产生进食感的系统;

——二是在机体中产生饱足感的系统。

一方面,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下降得非常低,就会产生饥饿感。(Campfield et al,1996)另一方面,人体的能量储备下降时,肝脏就会向大脑发出通知。(Woods et al,2000)人体的其他信号则会导致停止进食。胃掌握饮食成分的营养值的记录器,因此能够通知大脑,吃得已经足够了,可以停止进食了。(Furness et al,1999)但是,胃切除的人也有饱足感,所以一定还有其他的控制机理。最近人们发现了20多种不同的化学“信使”,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人体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稳定的体重。(Schwartz et al,2000;Woods et al,2000)

在消化器官中产生的大量荷尔蒙,吸收营养物质以后,是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传输给大脑的,它们在大脑中刺激几个方面的记录器,最后导致产生饱足感。(Degen et al,2001)当然,饥饿感和饱足感不是直接取决于人体的能量需求(Woods & Seeley,2002),而是还取决于现有哪些食品,有多少可以实际使用。

在吃饭时,每一道食用的菜肴的刺激值就已经在逐渐降低。即使是最爱吃的菜,每吃一口,它的刺激值就丧失一点;人们称之为“典型感官性饱足”。(Guinard & Brun,1998;Raynor & Epstein,2001)如果还有其他的菜肴,又会产生还想吃的念头。这种“典型感官性饱足”在进化生物学上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防止营养的单一化。

遗传和文化因素对食物选择和饮食习惯的影响

遗传对食物选择的影响 。对食物的某些爱好和偏爱可能在史前时期就产生了。甜食和咸食通常被视为可口的和营养的,而苦涩的东西往往含有有毒成分。由此可能产生一种人类遗传特征中就存在的倾向:与苦涩的食品相比,人们更喜欢甜和咸的食品。(Rozin,1999)白菜和花椰菜中有一种化学物质,人们会以不同方式对它们作出过敏反应;这可能也是由遗传条件共同决定的。(Tepper,1998)每一种学习体验无疑都对人类的饮食习惯产生较大影响。

产生口味喜好是学习过程的结果 。只要去东方国家的市场看看,就能很快发现,在其他文化中很多明显可以食用的食物,大部分欧洲人看见就会感到恶心。原则上可以说,任何一种有营养价值的物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食用。(Rozin,1999)口味爱好和偏爱的产生是很多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仅仅是经典条件反射的结果。(见214页及以下几页)什么东西“好吃”和什么东西“人”不能吃,文化起了决定性作用。一种食物,只要将其与其他已经获得正面评价的食物相搭配,就会被归为“好吃的”一类。(Capaldi,1996)如果一杯苹果汁中有一只蜘蛛,人们还愿意喝吗?如果这只蜘蛛经过了严格消过毒,人们还不愿意喝吗?很多人不仅不愿意喝这种饮料,而且有了这次经历后会说,他们对苹果汁永远没有胃口了。(Rozin et al,1996)

促使进食的外在条件 。文化不仅决定了吃什么,而且决定了什么时候吃。很多人往往在自己习惯吃饭的时间感觉到饥饿,确实可以证明,这个时候人体内正在大量释放引起饥饿的荷尔蒙。(Woods et al,2000)如果一个人吃饭,他还会参照上次什么时候吃和吃了多少:早饭吃得比较晚,午饭就会吃得少。(Woods et al,2000)然而,与大家一起吃饭,饥饿感对吃多少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在一组被调查者中,大约60%—70%的人坦然承认,他们不是独自吃饭时,会吃得更多(Clendenen et al,1994),他们在聚餐时确实吃得较多。(deCastro2002)m.qiduwx.com提示您,本章没有阅读完,点击下一页进入下一页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