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0.3 群体对成员的影响:适应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两个人初次见面,可能会提出很多关于怎么对待对方的问题。面对一个表现热情的人,可以简单地打招呼吗?两人之间应该保持多大距离?一个男人可以不假思索地邀请一个素不相识的女人共进晚餐吗?再次见面时应该怎么打招呼呢?拥抱对方,亲吻对方的双颊吗?可以长时间地注视对方的眼睛吗?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当然,每个读者都知道答案。然而,对不同文化进行的比较表明,世界各地的答案是不一样的,答案是以文化为基础的。有些行为方式在一个社会中被视为结识的友好开端,而在另一个社会中可能被视为侮辱。(见第443页——情感的表达规则)在所有的文化中,行为都是由社会成员公认具有约束力的社会标准调节的。这些社会标准已经规定,对某些事实应如何思考和感受,在特定的环境下应如何表现。社会标准仿佛是水泥,是它在凝固社会制度。(Morris et al,2001)但是,这种标准是如何形成的呢?怎么做到让社会成员接受的呢?藐视这些标准的人又是如何被“教化”的呢?这些问题人们已经在几十年前就进行过研究,这些研究如今已被视为经典。



10.3.1 经典实验


如果人们想知道,今天是否在下雨,只需望望窗外就可以一目了然。同样也很容易发现,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日常生活中关于物理现象的问题,通常非常明确,同别人的答案也高度一致。但是,如果遇到不能马上和一劳永逸地确定的情况,该怎么办呢?该作出怎样的反应呢?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首先尝试与他人取得协调,从而以这种方式创造一种社会实现。

穆扎菲·谢里夫:自我运动现象 。人们如何回答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穆扎菲·谢里夫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研究了这个问题。谢里夫在研究中利用了视觉感官系统的独特性。(Sherif,1935,1936)人们对视觉器官的特性可能已经有过体验。在夜色朦胧中,注视天空,可能发现一颗刚刚闪亮的星星:这个闪光的天体似乎在来回摆动。谢里夫在实验中就利用了这一效应。

谢里夫让置身于漆黑的房间里的测试对象看一个光点,请他们根据自己的感觉印象推测光点移动的幅度。光点实际上在特定的位置没有移动。人们称这种错觉为自我运动现象。谢里夫实验的特征是,要求肉眼看到无法看到的东西。因此,测试对象一定会觉得没有把握。

谢里夫每次先将一个测试对象带入房间,请他推测光点的移动幅度。这时他发现,推测者的回答五花八门。比如,有些测试对象认为,光点的移动幅度只有二至四厘米,而其他人则认为,移动的幅度有十五厘米,甚至达到二十厘米。每一个测试对象经过几次推测以后,答案逐渐趋向稳定,也就是说移动的幅度很小。有些测试对象认为移动值非常接近十五厘米,而有些人说移动值在三厘米上下。这样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基准值和参考值。

谢里夫的主要问题是,如果人们看到不同的参考值以后相互产生影响,那么,他们会作出什么反应呢?因此他将三个测试对象叫到一起,他们的预测值分别固定在三、八和十六厘米上下。谢里夫再次让他们观察光点,并请在场的测试对象大声说出自己的预测值。这种情况经过多次重复后可以发现,测试对象得出参考值是由于相互影响而趋于一致。在这轮实验中,上述三个测试对象最后说出的参考值都接近九厘米。

在实验的最后部分,再次让测试对象单独说出预测值。结果是,他们还是坚持之前在集体环境中所说出的数值。在集体环境下确定的数值显然是每个人都比较愿意接受的。

由于上述肉眼的不足,谢里夫的测试对象不可能理解这种物理现象。尽管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们的推测彼此非常接近,并将社会现象代替了看不见的物理现象。

如果向人们提出原则上可以明确回答的问题,而他们在说出答案时发现别人同自己的答案不一样时,他们的答案还会彼此接近吗?

所罗门·阿什:在社会压力下作出判断 。20世纪40年代,所罗门·阿什在大学学习心理学时,行为学派还主宰着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机体能适应所有的外部条件,就是他们的机械观念之一。(见第35页)阿什也了解谢里夫关于自我运动现象的实验。但是他怀疑,人们是否能像谢里夫在测试对象身上看到的那样普遍容易接受影响。他认为,只要刺激条件允许作出明确的判断,大学生就应该能够得出恰当的结论,而且他们不会轻易改变这一结论。比如,如果要他们证实,男人平均比女人高20厘米,在非常古远的时代只有女人,男性新生儿的预期寿命是25岁,社会上大部分成员每天吃六顿,大约只睡四五个小时(Tuddenham & MacBride,1959),那么,他们就会痛斥这种论断——推测——是荒谬的。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测,阿什进行了一项实验(Asch,1956),这项实验同谢里夫的实验一样,当时在心理学史上占据稳固的地位。


插图10.14 阿什实验的刺激展示:卡片B中的哪根直线与卡片A中的直线一样长?在大多数情况下,测试对象在实验中有三分之二的人都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乍一看来,阿什的实验属于感觉心理学领域。七个大学生与一个实验组织者一起坐在一个房间里。实验组织者请他们找出长度相同的直线。在每一轮实验中都让测试对象观察并列放置的两张卡片。(见插图10.14)右边一张卡片是三根不同长度的垂直线。每个测试对象必须根据自己的印象指出一根与左边那张卡片上的参照直线一样长的直线。

阿什布置的任务并不困难,因此,测试对象一个人独自完成时几乎不会出错。但是,如果在场的六个人都异口同声地、不动声色地作出错误的回答,这个人会作出怎样的反应呢?在阿什的实验中,实验组织者安排了六个熟人参加,他们的任务是在实验过程中一致作出错误的回答。那些真正的、一无所知的测试对象(他们当然丝毫不知道别人与实验组织者之间的约定)对这种与自己的感觉分明抵牾的回答该怎么办呢?在123个“真正的”测试对象中,至少一次同意多数人的错误判断的占76%;58%的测试对象在上述情况下甚至两次或多次出错。测试对象的行为显然同阿什原来的预期背道而驰。

一致的行为取决于环境条件 。所罗门·阿什当时进行了多次实验,研究各种环境下的一致性行为。因此,当时人们就已经比较清楚,在有些条件下,人们多少会甘愿迎合他人的判断。在场的人越多,接受一个判断的压力就越大,但有六七个人在场,这种情况就尤为明显。(Wilder,1977)有意思的还有,阿什的一组测试对象自己面对的是陌生人,朋友们在看法不一致时不会马上遭到社会排斥,因此,在反对自己非常熟悉的人时,不用同时担心他的脸面。(McKelvey & Kerr,1988)此外,如果有一个盟友同时不惧大家的压力,那么,他也会不愿意接受大家的自己感觉不合适的意见。(Asch,1956)有趣的是,第二个不听从多数人意见的人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测试对象的看法。只有感觉到其他人也不愿意接受大家的看法,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Allen & Levine,1971)


<
m.qiduwx.com提示您,本章没有阅读完,点击下一页进入下一页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