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3章 掌握提问技巧,在交流中学会以智取胜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交流中避免无效问题


小黄是某高校本科毕业生。这年他申请出国留学,获得了学校的审批。

来到美国后,他结识了一个好朋友,叫作彼得。两个人经常一起学习,一起踢足球、打篮球,就连课题研究也是一样的。但是最近两个人却发生了一次不小的争吵,给两人的友谊蒙上了阴影。

原来有一次,小黄关心地问彼得:“你家里有几口人啊?”

彼得一听,厌烦地说:“这是我的秘密,不能告诉你。”

小黄觉得不可思议,生气地说:“我这是在关心你,关心你的家庭。你怎么不识好人心呢?”

彼得也生气了,他说:“你们中国人难道对别人的家庭就那么感兴趣吗?”

小黄气愤地说:“我关心了你一下,你怎么扯上中国人了?中国人哪里得罪你了?!”

彼得大声说:“我不讨厌中国人,但我讨厌你。”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从那以后,小黄和彼得很少说话,遇见了也是扭头就走。

向对方提问,一定要注意,不要提问没有意义的问题。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厌恶。可能你认为是在关心对方,但是前提对方是否需要你的关心。如果对方不需要,那么你的关心就会给对方带来压力。同样,在提问的时候,要想清楚,对方是否愿意回答你的问题,如果对方不愿意回答,那么你的提问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还会让对方觉得你很无聊。所以,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提问无效的问题。那么,到底如何才能避免提问无效的问题呢?

1.提问要有针对性

在向对方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文化素养和性格来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对小朋友可以问:“你今年几岁了?”但是对于老人就不能这么问。对于中国人,询问对方的家庭、对方的收入等都表示关心,也是对对方的尊重。但是如果这样问一个美国人,则会引起对方的厌恶,他们觉得这是在打听隐私。所以,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来询问。这样,在人际交往中,才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不了解对方的实际情况,那么最好不要盲目地提问,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要照顾对方的心理状况

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对方的心理状况,如对方高兴的时候,可以询问:“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啊?”对方在兴头上,自然愿意把快乐跟你分享。如果对方受到了巨大的刺激,悲痛欲绝。这时候你如果问:“怎么了啊?让你这么难受。”对方本来就难受,你的询问无疑加剧了别人的痛苦。所以,在询问的时候,一定要看对方的心理状况。对方心情好的时候可以询问,分享快乐。对方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可以询问,分担痛苦,但是仅限于关系比较好的朋友之间。如果关系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贸然询问,不但得不到对方的肯定,还会成为对方的出气筒。

3.要选择合适的话题

话题是两个人交流的载体。在试图了解对方的时候,询问是一条很快的途径。但是询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话题,否则双方说几句就没话可聊了。这样双方的交流就没有办法正常地进行。在选择话题的时候最好选对方感兴趣的。例如,一个人羽毛球打得很好,你就可以问:“听说你很喜欢打羽毛球,是么?”对方喜欢打羽毛球,自然有很多愿意交流的心得。这样,双方就羽毛球会展开一番交流。所以,询问的时候一定要事先了解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如果不知道,可以通过观察来试探。如对方穿着运动服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可以问:“你平时很喜欢运动吗?”如果对方回答是,则有了话题可聊。如果对方回答不是,可能会告诉你他喜欢什么。这样,可以围绕着对方喜欢的话题,展开一番交流和讨论。



在询问的过程中逐层深入,善于引导


在询问时如何逐步深入呢?

1.预先明确目标

在询问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你向对方发问是想到达一个什么目的。只有明确了这个目的,在具体的询问中才会有所指。千万不能没有目标,胡乱发问。这样不但不能达到逐步深入的目的,还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有了明确的目标,还要明白每一个问题怎么问才比较合适,问到一个什么程度才算恰到好处。只要心中有了这些明确的规划,询问起来就不会不知所云。所以,在询问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

2.说话要有逻辑性

在询问的时候,每个问题之间都要有很强的逻辑性,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将对方引导到我们预想设置好的目标上。如果哪一个问题上出了差错,自相矛盾,或者问得不严谨,那么就没有办法成功引导对方。因为你自身出了问题,也就意味着你所设置的所有逻辑都存在着问题。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怎么去引导别人呢?所以,在引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要仔细斟酌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把话说得严谨一些,不要犯明显的错误。这样一来,对方在你的引导下才能顺利到达预先设置好的目标。否则,被对方找出逻辑的错误,反驳得无话可说,不但不能引导对方,还有可能被对方所引导。

3.多用问句引导

在引导对方的时候,要多用问句,尤其是反问句,让对方所坚持的观点和看法在你的反问下失去抵抗力,从而乖乖地听从你的调遣。当然,在用反问句的时候,要先用大量的论据和事实将对方驳倒。在你的反问下,对方再不缴械投降似乎已经没有退路了。这样在你环环相扣的一个个反问下,对方会一步步地跟着你靠近预先设置好的目标。例如,你举了大量的例子说明不上学是没有出路的,然后问:“难道你还不想去学校吗?”在事实面前,对方自然乖乖地跟着你去学校。如果事实不充分,说明不了问题,对方自然会起身反驳。这样整个设计就会功亏一篑。



迂回的处理方式有时反而有益于问题的直接解决


小于和老王是生意上的伙伴。小于给老王发了整整的两车货,可是老王却因为资金有限,迟迟没有结款,这让小于压力很大,毕竟小于也是小本买卖。没有足够的资金流转,生意根本没法正常运营下去。

但是小于也不敢追得紧了,万一老王一发脾气,耍起赖,这笔账就有可能成为死账,这是小于最怕的。所以他既想要账,又怕得罪老王。

这天,小于来找老王,二人来到餐厅,点了一桌上好的酒席。二人一边吃,一边喝,称兄道弟论起了交情。席间,小于突然悲伤起来,这让老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老王的再三询问下,小于一再地哭穷,说自己的生意就要大亏本了,公司也要倒闭了。小于越说越伤心,最后哭了起来,他拉着老王的手说:“王哥,你说我是不是天生就这命啊?”

小于说得越悲惨,老王觉得越难受。他再也坐不住了,当晚就把账给小于结了。

有些问题不方便直接问,就要迂回发问。例如,故事中,小于的一问,不是在问,而是在拷问老王的良心。如果小于说一大兜子好话,问老王:“我的钱你什
m.qiduwx.com提示您,本章没有阅读完,点击下一页进入下一页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