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返回上一页

北斗背后的“90后”

时间:2024-03-05 04:16:56

邱晨辉 得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时,46岁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部主任设计师胡炜感慨道:“这是创新的胜利,也是年轻的胜利,我们就是要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创新的冲动!” 这位航天“老兵”所在的队伍,成功研制出长三甲系列火箭,后者成为我国唯一的“北斗专列”。2000年,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至今共进行了44次北斗发射,将全部北斗卫星成功护送升空,发射成功率达100%——即便放眼世界航天舞台,这样的成绩也比较罕见。改变30年不变的流程 今年30岁的朱平平,虽然是火箭研制团队里的年轻面孔,但是担任长三乙火箭动力系统指挥的他,已经是研制团队的骨干。队伍里还流传着他的几则故事,其中一个和火箭加注有关。因为火箭加注的所有环节,朱平平都必须在场。在一次火箭执行北斗任务时,意外突然发生。数据显示:常规加注量比要求值低了一些。朱平平的神经立即绷紧,他和同事停下手头的活儿,第一时间定位故障,重新计算加注量,讨论解决方法,精准完成了一系列危机处理动作。等问题解决后,火箭可以准时发射了,朱平平却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之后,他被确诊为急性肠梗阻。医生告诉他,情况很危急,有的急性肠梗阻发展很快,甚至会导致死亡。朱平平听后冒出一身冷汗,在此前的任务中,他虽然感到腹部疼痛,却总觉得可以忍。 “那时候,确实顾不上那点疼痛了。”朱平平说。 和这位“90后”有关的另一个故事,关键词是“打破传统”。 在点火发射前,长三乙火箭需要补加两次推进剂,这样的流程在中国航天领域已经沿用了近30年。朱平平却打破了这一传统,成功地将两次补加“合而为一”,改变了这项30年不变的流程。朱平平告诉笔者,以前的“第一次补加”是为了预冷发动机,“第二次补加”则是补充预冷时挥发的推进剂。不过,一次补加,就需要上百条口令,要不断打开、关闭各种阀门。这不仅带来巨大的工作量,还暗藏一些出错的风险。 如今,长三甲系列火箭的发射场工作,周期一步一步缩短,流程一步一步优化:从一开始的50~60天,到现在的20~22天。这背后,就有推进剂补加流程改变的功劳。 “我们的每一步改进,离不开汗水和智慧,更离不开老一辈航天人打下的基础。”朱平平说。为国铸“箭”,是他们这一代航天人的责任,这不仅需要他们继承老一辈航天人严慎细实的作风,还要胆大心细,敢挑重担,有敢于创新的勇气。成为航天系统的一员 1994年出生的许哲琪,是长三甲系列火箭研制团队里的年轻队员之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航天“后浪”。 她的航天梦想,还要从一次宣讲会说起。 一次偶然的机会,许哲琪听了一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宣讲会。航天人一代代接续奋斗的故事,让她深受感动和鼓舞。从此,她下定决心要成为火箭研制队伍中的一员。 有意思的是,在许哲琪毕业时,火箭院并未在她所读的学校开设宣讲会。她跑了3个不同的学校,并在网上投了简历,多路并进,最终才成了航天系统的一员。 入职以后,为了学习与火箭相关的知识,许哲琪下班后会在办公室看设计图,学习相关文献。那时,她注意到一个现象:几乎每天,师父黄皓都在加班,一定要把当天的工作做完才下班,从不拖到第二天。 刚接触综合试验时,许哲琪还没有形成产品把控的观念,在一次接线时,她从线上削下来一段3毫米左右的胶皮。由于胶皮比较小,许哲琪没有及时扔进垃圾桶,随手放在了桌上。黄皓看见了,严肃地朝着许哲琪的方向喊道:“这是人为制造多余物,桌上有很多插孔、插头,这么小的胶皮随手放在桌上,极可能造成堵塞!” 那是许哲琪第一次看见黄皓这么严肃,小姑娘有些吃惊。在此之前,师父在她心里是个很有耐心的航天前辈,如今因为这件“小事”遭受批评,她有些委屈,也有些不解。 但很快,这件“小事”让她意识到,此前新闻报道里常说的“航天人的严谨”,竟离自己如此近。更重要的是,这份严谨,没有那么多的情怀可以渲染,就是在日常工作中“细致,细致,再细致”。 “每一次发射成功,都离不开对细节的把控,但凡有一个人粗心大意,都可能将所有人的努力毁于一旦!”许哲琪告诉笔者,几年过去,她也逐渐学会了火箭研制人?T的严慎细实。“90后”站上指挥岗位 这一次发射,是许哲琪第一次独立担任测量系统指挥。测量系统指挥是一个协调统筹的角色,要求担任指挥的人员根据日程工作安排,与相关岗位及技术负责人沟通后发布每天的工作,调动系统人员配合,时刻关注前后端工作情况,及时向发射队汇报。 “来发射场之前非常激动,这是我第一次担任指挥,又是北斗全球组网的最后一次发射,意义重大。”许哲琪说。 刚到发射场,这位小姑娘还是有些紧张,每天必须加班看测试细则和操作规程。她总觉得,自己多熟悉一些细则和规程,就能多一份底气。发射队的很多前辈和同事也给她打气,给了她不少帮助。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长三乙火箭点火升空。看着屏幕上的发射直播画面,测试间里的许哲琪流下激动的泪水。 在火箭院的研制队伍中,像胡炜那样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的人,像朱平平那样敢挑重担、勇攀高峰的人,像许哲琪那样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人,还有很多。 “北斗发射任务持续20年,完成这项庞大的工程,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离不开航天精神的传承。要问航天精神是如何传承的?就像一线的航天人一样,从前人手中接过火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长三乙火箭发射队临时党委副书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团委书记李迪克说。 相比于那些“90后”航天人,胡炜说自己早已不那么年轻了,不过他依然清晰地记得一位前辈的教诲——当每天所做的工作让你感觉陌生、费解、不懂时,你要去问别人、请教别人,这并不可怕,这说明你在进步;但当你对每天干的工作都很熟悉,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干时,就要警惕,因为你很可能是在原地踏步。 “所以,我们不敢懈怠,要像年轻人那样永远年轻,永远创新。”胡炜说。 (娟儿摘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6月30日,本刊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