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返回上一页

口罩:隔离病毒的“武器”

时间:2024-03-05 06:35:32

  意图吓跑瘟疫的“鸟嘴”   公元1275年,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旅行至中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盛情款待。在宫廷宴席上,他看到侍奉饮食的侍从一律用蚕丝和黄金丝织成的“绢布”遮住口鼻,经询问得知,这是为了防止侍从呼出的浊气污染食物。这段有趣的经历,被他记录于《马可·波罗游记》中:“在元朝的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大汗饮食之物。”尽管“绢布”所用的蚕丝和黄金丝现在看来足够奢侈,但实际上发挥的不过是口罩的部分功能。   中世纪,一种烈性传染病——鼠疫肆虐欧洲。从14世纪40年代开始,这场传染病给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在欧洲有30%至60%的人因此丧生。直到16世纪末,医生才发现这种病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的。   1619年,法国医生查尔斯·德洛姆发明出一套防护衣,要求医生在治病时穿上,尽可能减少他们被感染的概率。这就是著名的“鸟嘴医生”——头戴黑色的斗篷帽,从头到脚的长袍是由涂过蜡的帆布制成,有时也用皮制的,用来保护身体;双手用巨大的手套包好,并在手腕和脚腕处用绑带扎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状如鸟头的面具,其凸起部分内部装有香料和草药,其上有时还会喷洒香水,用来隔绝有毒空气并减少异味,面具的“眼睛”由透明的玻璃制成。“鸟嘴医生”诊病时,手持长木棒,挑开患者衣物查看病情或指挥其如何疗病,不会用手直接接触患处。   这种鸟嘴面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充当了口罩,有些医生也会在填充物中加入独家“秘方”,但作用有多大不得而知。至于为何要做成鸟嘴状,有一种解释称:“携带瘟疫的恶灵隐藏在鸟身上,而这些鸟会被形象更加凶恶的鸟嘴面具吓跑。”鸟嘴面具发现细菌方有口罩   尽管口罩的雏形出现得很早,但受医学水平的限制,在随后的几百年间,口罩并未真正发挥其医用价值。口罩真正在医学界发挥作用,则是近代的事情。   19世纪,医学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世界各地涌现出大量新技术。如手术的领域不断扩大,外科医生不仅能对外在损伤动手术,而且能处理体腔内的一些病症。从表面来看,这确实值得盛赞。但遗憾的是,有时手术很成功,患者却会因术后感染而死。当时,无论是新发明的手术还是成熟的手术,术后死亡率都超过50%。如在法国巴黎,截肢手术死亡率高达66%。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表了《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这是微生物学界公认的经典论文,推翻了被奉行许久的“自然发生说”,证实有些微生物会导致食物分解腐败,而发酵作用正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可能人们当时未曾想到,这为之后的细菌防护型口罩的发明和应用打下了理论基础。   1895年,德国病理学专家弗鲁格指出:“从外科医生咽部和龋齿中可以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讲话时唾液内的细菌会污染伤口。”他的学生还通过一个临床实验证明,如果医生不戴口罩,在培?皿45厘米至60厘米外高声演讲、2米外咳嗽或6米外打喷嚏时,培养皿内均有细菌滋生。以此为基础,德国医学家米库里兹同年提出,在做手术时,外科医生应该将自己的口腔、鼻腔、胡须等部位用消毒纱布遮住,这也被称为“米库里兹氏口罩”。这是现代意义上有记载的首款医用口罩。   由于纱布紧紧缠绕着鼻腔和口腔,医生使用时很不舒服。后来,米库里兹的学生胡博纳等人把纱布剪成长方形,在两层纱布中间放置了一个细铁丝支架,使纱布与口鼻间留有间隙,解决了佩戴口罩时呼吸不畅的问题。再把两根带子缝制到支架两侧,以便将口罩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   两年后,法国医生保罗·伯蒂在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6层纱布的口罩才可以有效预防细菌经飞沫传播。他将改良后的口罩缝到手术服的衣领上,用时只要将衣领翻过来即可。但这种口罩需要一直用手按压,极为不便。后来,他在口罩两侧增加了两条可以自由系结的吊带,下边被牢牢缝在手术服的衣领上,上面可系到头部。至此,现代医学史上的口罩基本形成。口罩挽救了一座城   1910年冬,在我国北方新兴城市哈尔滨,一场浩劫悄然而至——很多人不明不白地死去。感染者初始会头疼、胸闷、发烧、干呕,直至窒息死亡。一时间人人自危。   这场瘟疫从俄国贝加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我国,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开来,短短4个月就扩散到5省6市,死亡人数达6万多人,仅哈尔滨市就有5272人丧生。   时任清政府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副校长)、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临危受命,担任清政府全权总医官,赴哈尔滨负责抗击瘟疫。12月24日,在到达后的第三天,为了弄明白疫情的来源,伍连德和助手决定冒险解剖病患尸体。在一间贫民窟里,他进行了中国医生的第一例人体解剖,获取了重要的脏器和血液标本。几天后,伍连德从显微镜中发现了大量鼠疫耶尔森菌,更加确定这次流行的是肺鼠疫,传播途径是通过人际间呼吸和飞沫,与欧洲鼠疫不同——那是由黑鼠身上的跳蚤携带的病菌引起的。   伍连德认为,要切断传播途径,最明智的做法是将肺鼠疫感染者与健康人群隔离开。于是,他对哈尔滨进行全面布控,尤其是重点区域的所有公共设施,旅馆、饭店、商店均全面消毒,对病人和家属实行严格的隔离,并对患者尸体采取了火化的处理措施。伍连德在傅家甸建立的滨江防疫疑似病院伍氏口罩   同时,伍连德还设计发明了用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   设计之初,伍连德曾将口罩的绑带设计成两端各三条:上方两条沿耳上方系在脑后,中间的沿耳下系在颈后,下方的则向上系在头顶。为使用方便,不久后他将绑带简化成两对,而防护作用依旧。这样一款自制口罩,简单易戴,价格低廉。伍连德调动大量人力物力,确保口罩能源源不断地供应,并很快被大众接受。这种加厚的口罩,被称为“伍氏口罩”。   伍连德创立的防疫模式为整个东北乃至全国做了一个表率。随后,各省市纷纷仿照他的治理方法建立起防疫体系,给不同病情的病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避免他们之间交叉感染。就这样,不到4个月的时间,一场数百年不遇的鼠疫灾难终于被制服。在那个没有抗生素,经济、医疗卫生环境都无比落后的年代,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要知道,即便是今天,鼠疫仍被列为甲类传染病(“非典”是乙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成功控制传染病的行动,伍连德功不可没。在1911年4月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这种方便、实用的口罩受到各国专家的赞赏:“伍连德发明之面具,式样简单,制造费轻,但服之效力,亦颇佳善。”   2007年,?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公开了部分诺贝尔奖候选人的资料,从中可以查询到1901年至1951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情况。获得提名的科学家中只有一位中国人,他便是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检疫事业创始人伍连德。一场流感让口罩走向大众   从医生专用工具变成公众常备物品,口罩走进千家万户的过程,伴随着一场“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行了4年。已被连年大战折磨得精神麻木的人们,无论如何也预想不到,一场比战争还可怕的灾难正悄然而至。   这要从1917年4月说起。美国参战后,士兵从原有的18万人扩征到350万人,各地不得不建起庞大的军营,用来训练大批远征军。不过,这些匆忙建起的兵营显得拥挤不堪。   次年3月,第一

提醒您:因为《口罩:隔离病毒的“武器”》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口罩:隔离病毒的“武器”》在线阅读地址:口罩:隔离病毒的“武器”

12
杂志
消失
两种化敌为友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舒服的关系
我爱你,正如深爱莫高窟
顽石点头
章鱼藏身处
家乡
中年是下午茶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热门书籍
杨家将
续小五义
小五义
三侠五义
阅微草堂笔记
曾文正公全集
旧唐书
欲望红颜
东京梦华录
王阳明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