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返回上一页

兄长

时间:2024-03-02 04:55:43

?梁晓声 如果谁面对自己的哥哥,心底油然冒出“兄长”二字的话,那么大抵他已经老了,并且他的兄长肯定更老了。 几天前,在精神病院的院子里,我面对我唯一的哥哥,心底忽然冒出了“兄长”二字。 我的兄长大我6岁,今年已经68周岁了。从20岁起,他一大半的岁月是在精神病院里度过的。在我的记忆中,我与兄长之间的亲情只体现在一件事上:我三四岁时,大病了一场,某天傍晚我躺在床上,对坐在床边心疼地看着我的母亲说,我想吃蛋糕。之前我在过春节时吃过一块,觉得那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外边下着瓢泼暴雨,母亲保证雨一停,就让我哥去为我买两块。我却哭了起来,闹着说立刻要吃到。当年十来岁的哥哥,脱了鞋、上衣和裤子,只穿着裤衩,戴上一顶破草帽,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冒着暴雨去为我买回来。 外边又是闪电又是惊雷的,母亲表现得很不安,不时起身走到窗前往外望。我觉得似乎过了挺长时间哥哥才回来,他进家门时的样子特别滑稽,一手将破草帽紧拢胸前,一手拽着裤衩的腰边。母亲问他买到没有,他哭了,说第一家铺子没有蛋糕,只有长白糕,第二家铺子也是,跑到第三家铺子才买到。说着,哭着,弯下腰,使草帽与胸口分开,原来两块用纸包着的蛋糕在帽兜里。那一刻他不像什么落汤鸡,而像一条刚脱离了河水的娃娃鱼;他有点儿像在变戏法,尽管终于变出了两块,但委实变得太不容易,所以哭了。 其实对于我,长白糕和蛋糕是一样好吃的东西。我已经几顿没吃饭了,转眼就将蛋糕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母亲却发现,哥哥的胳膊肘、膝盖破皮了,正滴着血。 后来,每每我恨他时,当年他那种像娃娃鱼又像变戏法的少年的样子,就会逐渐清楚地浮现在我眼前。于是,我心里的恨意也就逐渐地软化了,像北方人家从前的冻干粮,上锅一蒸,就暄腾了。只不过在我心里,热气是回忆产生的。 是的——此前我许多次地恨过哥哥。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哥哥已经在读初三了,而我从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的这3年,正是哥哥从高一到高三的阶段。那时,我身下又添了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我们平时是不太见得到哥哥的,我们能见到母亲的时候,并不比能见到哥哥的时候多。作为建筑工人的父亲,则远在大西南工作,每隔两三年才得以与全家团聚一次,每次12天的假期。当年父亲的工资每月只有64元,他每月寄回家40元,自己花10余元,再攒10余元。如果不攒钱,他探家时就得借路费了。父亲的工友到我家里来时,曾同情地对母亲说:“梁师傅太仔细了,舍不得买食堂的菜吃,自己买点儿酱、买几块豆腐乳下饭。两分钱买一块豆腐乳,他往往能吃3天!” 那话,我是亲耳听到的。 父亲寄回家的钱,十之八九是我去邮局取的。从那以后,每次看着邮局的人点钱给我,我的心情不是高兴,而是特别的难受。正是那种难受,使我暗下决心,初中毕业后,但凡能找到一份工作,我就一定不读书了,早日为家里挣钱才更要紧! 父亲的工友一走,哥哥就哭了。母亲已经当着来人的面落过泪了,见哥哥一哭,便这么劝:“儿子别哭,你一定要考上大学,好不好?家里的日子再难,妈也要想方设法供你到大学毕业!等你大学毕业了,家里的日子不就有缓了吗?” 从那以后,我们见到哥哥的时候就更少了,学校几乎成了他的家。从初中起,他就是全校的尖子生,也是校团委和学生会的干部,多项荣誉加于一身。 每月40元的生活费,是不够母亲和我们5个儿女度日的。母亲四处央求人为自己找工作。 我从小学二三年级起就开始做饭、担水、收拾屋子,做几乎一切家务了。我对哥哥是很恼火的。我认为挑水这一项家务,不管怎么说也应该是哥哥的事,但哥哥几乎将全部心思都扑在学习上了。 1962年,我们搬了一次家。那一年我该考中学了,哥哥将要考大学。 6月,父亲回来探家,他明显老了,而且特别瘦,两腮都塌陷了。 一天,屋里只有父亲、母亲和哥哥在的时候,父亲忧郁地说:“我快干不动了,孩子们一个个全都上学了,花销比以前大多了,我的工资十几年来却一分钱没涨,往后怎么办呢?” 母亲说:“你也别太犯愁,那么多年的苦日子都熬过来了,再熬几年就熬出头了。” 父亲说:“你这么说是怪容易的,实际上你不是也熬得太难了吗?我看,千万别鼓励老大考大学了,让他高中一毕业就找工作吧!” 父亲又对哥哥说:“老大,你要为家庭也为弟弟妹妹们做出牺牲!” 哥哥却说:“爸,我想过了,将来上大学的几年,争取做到不让您给我寄钱。” 父亲火了,大声嚷嚷:“你究竟还是不是我儿子?!难道我在这件事上就一点儿也做不了主吗?” 在父亲的压力之下,哥哥被迫停止了高考复习,托邻居的关系到菜市场帮着卖菜。 有一天傍晚,哥哥回到家里,将他一整天卖菜挣到的两角几分钱交给母亲后,哭了。 他的同学和老师都认为,他似乎天生可以考上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 哥哥没再去卖菜,也没重新开始备考。他病了,嗓子肿得说不出话来,躺了3天。同学来了,老师来了,邻居来了,甚至街道干部也来了,所有的人都认为父亲目光短浅,让哥哥不要听父亲的。 哥哥考上了唐山铁道学院——他是为母亲考那所学院的。哈尔滨当年有不少漂亮的铁路员工房,母亲认为,只要哥哥以后成了铁道工程师,我家也会住上那种漂亮的铁路房。 父亲给家里写了一封有一半错字的亲笔信,以严厉到不能再严厉的词句责骂哥哥。 哥哥带着对父亲、对家庭、对弟弟妹妹的深深的内疚,踏上了开往唐山的列车。 哥哥上大学之后的第一个假期没探家,来信说要带头留在学校勤工俭学。第二个假期也没探家,说是等父亲有了假期,与父亲同时探家。而实际上,他是因为没钱买车票才不回家的。 哥哥上大学的第二个学年开始不久,家里收到了一封学校发来的电报:“梁绍先患有精神病,近日将由老师护送回家。”电文是我念给母亲听的。 母亲一直拿着电报发呆,一会儿看一眼,坐到了天明。我虽然躺下了,却也彻夜未眠。 第二天我正上最后一堂课时,班主任将我叫出了教室——在一间教研室里,我见到了分别一年的哥哥,还有护送他回来的两名男老师。那时天已黑了,北方迎来了第一场雪。护送哥哥的老师说,哥哥不记得回家的路了,但对中学母校的路熟稔于心。 哥哥回来了,全家人都变得神经衰弱。因为哥哥几乎不分白天黑夜,终日喃喃自语。 两个月后,精神病院通知我们,医院有床位了。一辆精神病院的专车开来,哥哥被几个穿白大褂的男人强制性地推上了车。家人的精神终于得以松弛。 而我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哥哥在医院住了3个月,在家中休养了一年后,精神似乎基本恢复正常了。一年后,他的高中老师将他推荐到一所中学去代课,他每月能领35元的代课工资。据说,那所中学的老师们对他上课的水平评价挺高,学生们也挺喜欢上他的课。 那时母亲已没工作可干了,家里的生活仅靠父亲每月寄回的40元勉强维持。每个月一下子多了35元,生活改善的程度简直接近幸福了。 那是我家生活的黄金时期。家里买了鱼缸,养了金鱼,也买了网球拍、象棋、军棋、扑克。母亲是为了使哥哥愉快。我和弟弟妹妹们都知道这一点至关重要,都愿意陪哥哥玩。 如今想来,那也是哥哥人生中的黄金时期。他指导我和弟弟妹妹们的学习十

提醒您:因为《兄长》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兄长》在线阅读地址:兄长

12
杂志
爱情
城堡的楼梯
精神
白云可否随身带
飞蛾和星星
大海的抚慰
持满之戒
锦绣年代
香水的味道
森林与世界一样古老
热门书籍
所有人都想害我
他的女装倾倒众生
他的小软糖
短篇小说写作指南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人工智能时代,你的工作还好吗?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不要输在思维方法上
逻辑思维与诡辩
运动改造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