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7.3 解决问题的行为是智力的表现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智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心理学家,包括当今的心理学家,都会无条件赞成这样的说法:智力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某种联系。但是在回答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智力这个问题时,却众说纷纭。这个答案难道不是通过研究按照“比奈智力标尺”(BinetSkalen)的模式发展起来的智力测试而找到的吗?当代的智力研究者对所谓的智商测试很有意见。

传统的智力测试是不完备的方法 。罗伯特·斯滕伯格(Sternberg,1991a)讽刺性地认为,死亡、税收和糟糕的智力测试是这个世界谁也无法回避的事件。他在小学时就经历了不愉快的智力测试,因为他非常害怕考试,所以成绩总是勉强及格。(Sternberg,1991b)在他六年级时,因为考试成绩太差,校长决定让他同五年级的学生一起再考一次。他在这些年纪小一些的同学中感到自信了一点,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次他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Miele,1995)这种测试方式想必激发了他的兴趣,因为到七年级时他就为同学们做了自己的智力测试。大学毕业后,他从一份年鉴中援引了这样的话:“智力是最让人误解的人格特征。”(Dorsey,1987)这些早期的多少有些负面的体验也许使斯滕伯格后来成了传统智力测试的坚决反对者。正如罗伯特·斯滕伯格和理查德·瓦格纳(Sternberg &Wagner,1986)所指出的,几十年来通过智力测试进行的智力研究,“产生了无数不可预计的和不幸的结果”。人们过多地注重于智力,却不注重智力理论的研究。智力测试的发明者和使用者首先没有考虑到,他们利用自己的考试方法究竟想测试什么。

在简短介绍经典的智力测试的特征以后应当指出,现代智力研究应当走什么道路,才能走出传统智力研究深陷其中的死胡同。但是首先需要解释的是,怎样说明心理学家所理解的智力的特征。



7.3.1 智力的特征


毫无疑问,智力是心理学家一百多年来试图定义的一个概念。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他们的观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但也不能排除随时都存在取得一致的可能性。

通过学习适应环境 。1921年,人们请求著名的研究人员介绍他们的观点。当时非常著名的14个研究人员的回答虽然五花八门(Thorndikeet al,1921),但是也有共同点。高度一致的是,智力能够使自己的载体适应环境。能否很好地、迅速地适应环境,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取决于个人动用自己经验的能力。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关键不是克服智力测试中的那些困难的能力,而是适应总的环境要求的能力,因此,一个人在学校能够取得怎样的成绩,如何适应职场环境,如何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等等,都取决于自己的智力。

元认知和文化的意义 。60多年以后,斯滕伯格再次去求教专家,请他们介绍关于智力的观点。(Sternberg & Detterman,1986)很多人的回答还是认为,适应能力和学习与智力这个概念紧密相关。此外,专家们还指出了元认知的意义,即人们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专家们还反复强调文化的意义:有些事情在一种文化中被视为智力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则被看成是另外一回事。

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还在于,如何评价智力的各个组成部分。比如,在津巴布韦,智力这个单词是“ngware”,它的含义很广,主要指处理社会关系方面的“三思而后行”和“谨慎小心”。在非洲众多的文化中,智力的显著特征是,人们负责任地参与涉及自己家庭的各种事务,表现出合作与配合。(Sternberg,2000)在中国,人们则把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认识能力视为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Yang & Sternberg,1997)所以要防止直接照搬在以西方观念为取向的文化中形成的智力概念。



7.3.2 探求智力测试方法:途径和歧途


原先没有兴趣揭示个体之间的差异 。在中世纪,人们首先感兴趣的是突出人的一般特征。在等级社会中,人的声望和职业在出生时就已经注定。那么,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还有什么意义呢?一意孤行要去研究这种差别的人,必然得不到愉快的结果。路易十六认为博马舍的喜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是有伤风化的,因为其中表现了这样的可能性,身份低下的理发师比他高贵的主人更加聪明。即使是以莱比锡的威廉·冯特为中心的第一批实验心理学家也对人的行为差异没有兴趣。更确切地说,他们千方百计揭示人的共性。他们虽然不否认,有些人比如说对于一按开关以后的灯光刺激的反应要比另一些人快。但是,安娜·安娜斯塔西(Anastasi,1990)断言,这种差别对于年轻的实验心理学而言,是令人厌烦的错误影响的结果,只会导致一般的内在联系的揭示更加困难。

医学家、生物学家和教育家寻求关于个体间差异的解释 。冯特和他的学生们探索人的行为的一般规律,而其他人,主要是医学家、生物学家则致力于发明测试“精神能力”或者“精神功能”的方法。上个世纪末,阿尔弗雷德·比奈批判地分析了当时他所了解的测试方法。(Binet & Henri,1895)通过研究他认识到,在创造自己的测试方法时应当避免哪些缺陷。后来比奈用自己的“标尺”进行测试,大获成功,以致很快被翻译成其他语言。但是人们感兴趣的只是测试方法,而不是比奈天才的想象力。人们发明了大量所谓的智商测试方法,但都没有充分的理论基础。

有些测量方法是比奈“标尺”的先导 。

加耳的颅相学理论 。奥地利医生弗兰茨·加耳(Gall,1758—1828)声称,他从小就对研究大脑有兴趣。他发现,他的一些记忆力惊人的朋友的眼部都很突出。因此小加耳就怀疑,难道是发达的记忆力挤压眼部,使其前突吗?于是他不断思考,如果事情果真如此,那么,掌管记忆的部分一定在大脑的前部。1812年,加耳写道:“我情不自禁地想到,这种形状外突的眼睛是记忆力良好的标志……其他能力为什么就没有这种看得见的外部特征呢?”(Blakemore,1977)因此,加耳提出了自己的颅相学理论。他的理论的出发点是,从一个人的头盖骨的隆起形状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某些个性特征。他的观点很快就得到了人们的极大拥护。查理·达尔文都几乎成了这一学说的受害者。1836年,达尔文打算乘船进行历史考察(他正是在这次考察中提出了自己关于物种起源的观点),而船长一开始就拒绝他上船,因为他的鼻子看起来不像一个水手。(Fancher,1990)


插图7.13 加耳去世以后很长时间,颅相学还有很多追随者。图中这台制造于1907年的测量仪器据说能以最高的精确度测量出头盖骨的凹凸。

探求培养高品质人种的择优方法 。加耳和当时其他人的研究也激发了英国生物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Galton,1822—1911)的兴趣,他还是剑桥大学的年轻大学生时就已经对成绩的差异非常感兴趣。当他最终从自己的表兄查理·达尔文那里得知,
m.qiduwx.com提示您,本章没有阅读完,点击下一页进入下一页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